2016年4月25日,赫山原武汉农药厂地块,周边已经是高楼林立。 本组图片 视觉中国 图
2011年5月,武汉汉阳赫山,原武汉农药厂地块。
2011年5月,武汉汉阳赫山,正在进行的原武汉农药厂片区土壤修复治理工程,工程牌上介绍了污染情况和修复方案。
2011年5月,武汉赫山地块土壤修复现场。
2013年1月5日,修复中的赫山地块。
2013年年初,修复中的赫山地块。卡车将受污染土壤运走,裸露地面被塑料薄膜覆盖。
2014年12月28日,已完成土壤修复的武汉汉阳赫山地块。
2014年12月28日,已完成土壤修复的武汉汉阳赫山地块,被污染土壤外运后,地块用新土进行回填
2016年4月25日,武汉赫山,原武汉农药厂地块。该地块地势呈现“凹槽”状,中间有很大一块积水。地块上长满野草,生长状态正常。
地块中部的积水区域。
2016年4月,该地块上有工人正在作业。
2016年4月,一列工人走过杂草丛生的赫山地块,其后已是高楼林立。
4月17日,央视新闻报道了常州外国语学校自从搬入新北区校址后,至少493名学生被检出身体异常。其根源疑似是与学校北门一条马路之隔的化工厂旧址,曾被检出多种致癌物超标,氯苯超标近十万倍。这一地块在2015年12月开始土壤修复,修复过程中曾散发出刺鼻的异味。随后,“毒地”与土壤修复成问题引发了公众关注。
据新华社报道,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侯红认为,目前对受污染土地进行修复,在世界范围内技术上并不存在困难。“毒地”修复造成“二次污染”,更多反映的是操作层面不规范的问题。
武汉汉阳的赫山一地块曾是武汉农药厂厂区,土地污染情况严重,2006年出售给地产商后在开发过程中导致工人中毒倒地昏迷,地块随即被收回并赔偿地产商1.2亿元。随后2011年,这一地块展开了土地污染修复工作,花费2.8亿元,并于2014年通过验收,再次挂牌出售。影像记录下了从2011年至今,这一地块的面貌不断发生的变化,直至真正“解毒”。
赫山地块位于汉阳区琴台大道与京广铁路线交会处,汉江南岸,紧邻武汉市中心,总面积约242亩。该地块曾在2006年挂牌出让,由武汉三江航天房地产公司以4.055亿的价格竞得。同年,该地块开工建设,2007年年初,在进行桩基作业时,工人挖到深层土壤,陆续出现中毒反应,严重者出现倒地昏迷,经检测发现这是一块“毒地”。
此时,这家地产商才知道该地块大部分都被化学有害物质污染。原武汉农药厂处理废渣的方式基本是就地填埋,检测显示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六六六和DDT等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的化学成分。此外,农药厂经营期间多次发生泄漏等安全事故,导致污染严重。这样的土地上显然不合适开发住宅,在荒废4年后,2010年,开放商将土地退还给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,除退回买地款之外,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还向企业赔偿各项损失共计1.2亿元,当时被称为全国最大“毒地”被退事件。
原武汉市农药厂,于1959年建成投产,1994年底破产,2003年农药厂完成改制后搬离。2005年初,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储备二部对该地进行收储,地块编号为“赫山001号”,2005年5月挂牌对外出让。按国家规定,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应在出让前对地块相关情况进行评估并公告,但在拍卖中,中心对土地的污染情况只字未提。
地块收回后,武汉市环保局对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估,确认70%以上区域都受到了污染,2010年3月,经武汉市国土、环保、汉阳区政府、科研院所等单位综合调查研究,决定对该地块进行修复,修复项目于2011年5月正式开工。
2013年1月4日,《人民日报》刊出长篇调查报道,关注了赫山地块从买地到修复的始末,这一地区再次引发关注。
修复工程对地块内73%的污染土壤外运焚烧处理,剩下27%污染土壤在现场用生物化学还原技术进行处理。专家介绍,有机氯农药在水泥回转窑的高温条件下将彻底分解,去除率可达99.99%以上。
据《人民日报》报道,施工现场的10多个塑料大棚就是生物化学还原的工作车间。大棚中约20厘米厚的污染土壤被均匀地铺在防渗膜上。一些褐色的生物化学药剂被掺在土壤中,翻土机会定期搅动、翻土。每批污染土壤都需要经27天才可彻底修复达标。
经过三年多的修复治理,2014年12月23日,这一地块再次被挂牌出售,上海汇业实业有限公司以14.4亿元的底价摘得。这一价格相较于前两年出售的附近地块均价更低,位置更好。挂牌公告特别要求,开发企业拿地半年之内,需完成《环境影响风险评估》,建设过程中如涉及土壤外运,应征询环保部门意见。
历经三年修复,2014年9月通过场内竣工验收,武汉市环保、规划等多部门联合专业机构斥资2.8亿为该地块“解毒”。2015年2月10日,污染土壤场外水泥窑协同处置部分通过专家组评审,标志着场地修复工作顺利完成。据报道,该地块计划被开发为商业综合体。
汉阳是武汉的工业重镇,赫山地块靠近汉江,紧邻市中心,地块面积大,从商业开发角度来看是条件十分优越,但因曾遭受化学污染,几经波折,该地块现在仍是一片荒芜,而周边土地均已开发。而赫山地块的案例在全国多地均有发生,治理成本较高,对土地及周边的价格影响较大,使得“毒地”的污染状况在开发过程中被刻意隐瞒,但污染的影响很难永远“隐形”。